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

秦观 秦观〔宋代〕

菖蒲叶叶知多少,惟有个、蜂儿妙。雨晴红粉齐开了,露一点、娇黄小。
早是被、晓风力暴,更春共、斜阳俱老。怎得香香深处,作个蜂儿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草有多少呢?只能看见个蜂儿在草丛里钻来钻去,它多欢乐美妙!雨后天晴,百花吐艳,娇小的蜂儿钻入花丛,只露出那么一点点黄色的身躯。
暮春之时,春草被早晨的疾风摧残,红粉凋零。正值青春年少,却转瞬随夕阳一同衰老。人如何也能像蜂儿一样,在花香深处,搂抱在一起。

注释
1.迎春乐:词牌名。双调五十二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仄韵。
2.菖(chāng)蒲:草名,亦名“白菖蒲”“泥菖蒲”,品种不一,生于水边,有香气,根入药。此处泛指春草。
3.红粉:红花。
4.娇黄小:指黄色蜜蜂。
5.力暴:猛烈地吹。暴,疾也。
6.香香:花香。
7.蜂儿抱:形容蜜蜂采花。唐韩偓《残春旅舍》诗:“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创作背景

  秦观写词有时为遣兴娱乐,或应歌女之情。王灼《碧鸡漫志》曰:“少游屡困京洛,故疏荡之风不除。”这首词传唱于青楼,当为词人早期作品,很可能是词人青年时期冶游艳遇的记录。

赏析

  此词上阕写雨过天晴后的郊外丽景。就像一名优秀的画师,词人把入画的时间定在雨后初晴那一瞬间。一阵微雨过后,天空中纤尘不染,格外晴朗,放眼望去,只见菖蒲长满沟渠,叶叶相连。“菖蒲”一句从大处落笔,以“叶叶”概括郊外春色之貌,给人满眼碧绿的意象,就像南朝《采莲曲》中用“田田”来状莲叶弥望之景一样。紧接着,作者便拉近了视线,从细处着笔,用特写镜头捕捉到那碧绿画面中一点醒目的黄色:一只小蜜蜂在那儿飞来飞去。有了这一点娇黄的色彩映衬于一片绿色之中,整个画面便活了,充满生机了,因而显得美妙动人。从艺术手法上讲,将“雨晴”这样的时间融入到景物之间,使读者的审美感受自始至终都集中于艳丽的郊野春色,不给人突兀之感。“妙”和“小”不仅形成韵脚,而且还彼此呼应,见出园中蜜蜂的细小可爱。前用“唯有个”,后用“露一点”,前面点明是蜂,后再着以“娇黄”之色,将那只可爱的小蜜蜂写活了。一个“娇”字,尽显柔美之态,传出神韵。

  下阕由景生情。看着眼前一片大好的春光,满园的春色,词人骤然动起了惜花之情。他想到那娇艳的花朵如果受到晓风的暴力,必将残败不堪,纵然有幸逃过一劫,但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只能是衰败迟暮,在暮春的夕阳之下,显示出老态,令人悲伤。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总是不愿意看到美好的事物被摧残,被破坏,但这样的结局却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诗人设想在最为娇艳,蜜汁最浓的时候,跟那娇黄的小蜜蜂一起度过,享受难得的美好时刻。

  词的上阕写“菖蒲叶叶”,是写叶,而下阕虽未点明,但引起词人感想的,是花。高明的词人在词中一点也没有透露出这花的消息,只以“香香”二字点逗,使词情婉约含蓄。由此及彼的时空转换,从写景到因景生情,只用过片的停顿来作处理,而不作交待(有时用一字句或二字句领起),这在词中是常见的手法。联系到当时的词是在歌舞场合所唱,就更能体会这种“过门”处词情变换的妙处了。

  表面上看,整首词都只是在绘景描象,但词人的用意,显然不在只写蜂、花这类自然景物之上。以香花美草喻美人,以暴风残花喻红颜衰褪,以春暮花老见出美人迟暮,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传统。因此,读这首词时,有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素养的读者,可以很自然地领悟到其中特殊的意象指归,并会因为蜜蜂抱花意象而联想到男女欢会,从而对其词品的高低作出评价。正因如此,尽管秦观的这首词在写景状物方面没有什么大的缺失,甚至可以说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在后代词论家那里,却很少获得好评。最多只不过视其为狎邪词人柳永之作的同类。对照柳词仔细品味,这样的评价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只不过对于为秦楼楚馆写作歌词的柳永,词论家们的着眼点往往并不在其写男欢女爱是否露骨上,而在其羁旅行役和长调慢词的原创之功上,而对于“专主情致”的秦观,则多少有一种载道文人的心理定势,所以对秦观的这类词,就很少放过。其实,如果舍弃知人论世的批评模式,单纯就文本批评,秦观的这首词,还是有其独特价值的,至少,在艺术手法,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的。▲

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猜您喜欢

和陈勉仲二首

王之道王之道 〔宋代〕

相逢怜我太衰颜,冰雪精神照座间。
霁日有情茶乳合,春风无力柳丝閒。
肯从逋客来三径,只恐佳人赋二山。
旧说毛公今见否,似闻新向玉京还。

问道宜兴二首

岳珂岳珂 〔宋代〕

贾田阳羡说东坡,想见溪山胜概多。
曾是中营夸绣帽,尚传遗庙锁雕戈。
斩蛟义概人犹记,化蝠仙踪事易讹。
我欲问津先访古,古灵题迹试摩挲。

寄黄溪云

赵希㯝赵希㯝 〔宋代〕

十年成远别,几度上高楼。风递江南信,云消渭北愁。

春心惊海燕,晓梦入溪鸥。何日西窗烛,相看说旧游。

赠饶仲信静镜

包恢包恢 〔宋代〕

乾不一动,静专动直。
坤不一静,静翕动辟。
艮不一止,动静以时。
本体如是,偏主则非。
惟学初机,贵以静入。
以至终养,贵以静羽。
本体既然,动静一如。
乾坤合德,无二无余。
心为天君,尊无伦比。
圣贤言心,初无认拟。
心比於镜,佛说云然。
镜虽有光,孰拟心天。
镜光则死,心光则活。
活则不滞,死则不豁。
佛法寂灭,匪乾匪坤。
若复本心,非彼能昏。
人以欲动,非动之性。
所以贵静,自动自静。
其道光明,无物可并。
以省尽伦,是为全人。
眼高四海,至此乃真。

送亲戚钱尉入国

丁黼丁黼 〔宋代〕

正是朔风吹雪初,行滕结束问征途。
不能刺刺对婢子,已是昂昂真丈夫。
常惠旧曾随属国,乌孙今亦病匈奴。
不知汉节归何日,淮拟殷勤说汴都。

失调名

佚名佚名 〔宋代〕

单于若问君家世,说与教知。便是红窗迥底儿。

赠写梅者

宋伯仁宋伯仁 〔宋代〕

学画梅花又学诗,不须频说见钱迟。
知音自有和羹手,祗恐知音未得知。

晚梅次韵

胡仲弓胡仲弓 〔宋代〕

年少丛中最老成,春风一点尚留情。
先生早晚调羹去,说与群儿莫浪争。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插天翠柳

朱敦儒朱敦儒 〔宋代〕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炼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舟次钱塘谒滕公值风雨夜作解所佩为宝剑歌

胡应麟胡应麟 〔明代〕

江潮十月如山丘,北风轗江江倒流。星河一片落寒铁,暗中擎出蛟龙愁。

君不见丰城狱里百鍊钢,精灵埋没三千霜。当时不遇雷与张,至今神物终潜藏。

又不见曹沬手中三尺水,却制桓侯轻管子。一朝坛上行奇谋,百代声华耀青史。

胡生宝剑人不识,十千买自邯郸邑。朅来持赠归滕公,绕座虹光流四壁。

忆昔干将初铸时,睥睨欧冶麾风胡。低回天地鍊精气,喷薄宇宙烹洪炉。

泰山为镡渤海铗,神锋指石石欲裂。绿柄犹沾苔藓文,赤花半堕芙蓉匣。

有时夜啸风雨声,千夫辟易万马惊。山中魍魉昼摧绝,水底鲸螭寒不鸣。

湛卢飞景亦凡俗,纯钩巨阙皆碌碌。取次横裁丽水金,纷纭碎割昆吾玉。

一挥四国如建瓴,挽回日月轰雷霆。朝携赤堇鬼神伏,暮宿苍梧涛浪青。

荆轲孺子本无术,匕首苍皇挑强敌。片言枉杀樊将军,易水悲风转乌邑。

项王智力何豪雄,废书苦学仍无功。垓下谁知万人敌,时哉不利嗟重瞳。

岂若胡生磨此剑,寸心耿耿横孤电。十年坎坷意不平,提与滕公肝胆见。

滕公豪气凌穹苍,一朝睹此神飞扬。愿持此物登朝堂,时时拂拭生秋霜。

蚩尤遁迹魑魅藏,周游八极还大荒。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