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宋代〕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和林肃翁有所思韵
刘克庄 〔宋代〕
再次韵
陈造 〔宋代〕
奉同铁崖赋寄玉山
李廷臣 〔明代〕
墨君十咏·弄雨
王铚 〔宋代〕
颂古九十八首
释印肃 〔宋代〕
送王宾玉
强至 〔宋代〕
舟中忆邵景说寄张子退
夏完淳 〔明代〕
登临泽国半荆榛,战伐年年鬼哭新。一水晴波青翰舫,孤灯暮雨白纶巾。何时壮志酬明主?几日浮生哭故人。万里腾飞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
赠同志
释文珦 〔宋代〕
咏賨城景物之胜
何熙志 〔宋代〕
四兄诸人皆用屋字诗送一上人余独留之
晃冲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