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望龄〔明代〕
昔有二勇者,操刃相与酤。曰子我肉也,奚更求肉乎。
互割还互啖,彼尽我亦枯。食彼同自食,举世嗤其愚。
还语血食人,有以异此无。
陶望龄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监州新定却寄并旧僚
张伯玉 〔宋代〕
二绝寄章氏女子
郑刚中 〔宋代〕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
王禹偁 〔宋代〕
缘识
宋太宗 〔宋代〕
送陈可栋还松溪
徐熥 〔明代〕
相见复离群,一杯歌送君。轻红辞荔火,寒翠梦松云。
树影缘山转,溪流向县分。蝉声脩竹里,明日不同闻。
摸鱼儿·道醉乡
刘辰翁 〔宋代〕
壬辰书事赠别钟淑濂张伯任
冯琦 〔明代〕
玛瑙杯歌
钱起 〔唐代〕
晋阳三月未有春色
司马光 〔宋代〕
和张王臣郊游韵三首
廖行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