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下笛·万里孤云

张炎 张炎〔宋代〕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独自一人在万竹山中游览,只见门庭清闲冷落,落叶满地,不禁暗生愁绪,又触动了亡国的悲痛。当时寓居在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长空飘着孤云一片,清寂地浮游着渐飘渐远,故人呵到何处将你寻见?在寒窗里入梦酣然,旧时曾经走过的道路还能记忆。连昌宫的杨柳大概已所剩无几,最叫我难过的是,听着淅淅沥沥的夜雨。梦回惊醒,无端地到忧伤凄寂,面对着烛影摇曳,拥被孤眠谁与我倾心话语?
丰姿清雅的张绪为何迟迟不归去?断桥边鸥鹭相盟的伴侣,半已零落却仍然眷恋依依。我疲倦地颠簸于天涯羁旅,此时的心事实在痛苦悲凄。只怕重返临安故地,又重洒愁苦的泪滴,试问杭州故居的旧时人家,而今是否依旧在那里?恐怕她翠袖单薄,正当天寒日暮之际,还在梅花树旁斜倚。

注释
月下笛:周邦彦创调。
孤游:独自一人,孤单。
万竹山:万竹山:据《赤城志》载在浙江天台县西南四十五里。《山中白云词》江昱注引《赤城志》:“万竹山在《天台》县西南四十五里。绝顶曰新罗,九峰回环,道极险隘。岭丛薄敷秀,平旷幽窈,自成一村。”
闲门:指进出往来的人不多,显得清闲的门庭。
黍离:离黍,亡国之悲。《诗经·黍离》篇,写周朝的志士看到故都宫里尽是禾黍,悼念国家的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此诗。
甬东:今浙江定海县。
连昌:唐宫名,高宗所置,在河南宜阳县西,多植柳,元稹有《连昌宫词》。
约略:大约。
凄悄:伤感寂寞。
张绪:南齐吴郡人,字思曼,官至国子祭酒,少有文才,风姿清雅,武帝置蜀柳于灵和殿前,尝曰:“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此处作者自比。
西州泪:指晋羊昙感旧兴悲哭悼舅谢安事。
杜曲:唐时杜氏世居于此,故名。这里指高门大族聚居的地方。
恐翠袖:杜甫《佳人》有“天寒脆袖薄,日幕倚修竹”句,写一为避乱世而幽居深谷的佳人。此处借用其意,以“翠袖佳人”比喻那些隐居不仕的南宋遗民逸士,即前面所提的“故人”。▲

创作背景

  《月下笛》是“遗民”张炎抒发其遗民心态的一首词。宋亡后,张炎身怀家国之恨流寓在甬东一带。怀着国亡家破的巨大悲痛到处飘零。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流寓甬东(今浙江定海)。一次独游天台万竹山,触景生情,创作这首寄托“黍离之悲”的词章。

赏析

  南宋已亡,身怀家国之恨的张炎在甬东一带流寓。在孤游万竹山,幽清廖寂的环境并未使其淡忘。亡国之恨,反而愁思黯然。这首词的悲凉激楚,当为其心声之反映。

  起调令人凄怆渺茫:“万里孤云”。“孤云”,是词人的化身。孤云在诗词里喻人蕴含了特定的感伤。“清游渐远,故人何处。”漂泊的日子是那么凄凉,使人找不到方向。“故人何处?”这一声呼唤,将亡国之痛,身世之悲,一齐倾诉出来。日间无法排解,夜里还形于梦寐。“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梦中时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用连昌来指代南宋故宫,透出铜驼荆棘的意思。此时梦想中,宫中的柳树仿佛已衰残无几,非复当年意态。而最难堪的是,还听着萧萧的夜雨。萧萧夜雨袭来,令人不堪忍受。不期然从梦中醒来,却是在异乡夜里。灯光摇曳中,谁能和自己共话?心绪的悲凉令人凄然。

  “张绪”,指词人以南齐张绪自况。以此比拟自己青年时的风度。但是此时的张绪也不像亡国前那样“风流可爱”,却是已衰落的蒲柳。“归何暮!迟暮之年还不能回乡呢?”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勾起作者无端心事。西湖断桥边的鸥鹭已零落过半,却是旧侣凋残,前盟难践。

  随之一转“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却是“西州泪”取不忍重经旧地之意。张炎的亡国破家之痛,远过羊昙生死知遇之悲。“杜曲”,指高门大族聚居的地方;“人家”,指张炎自己的家。据记载,张炎家世显耀,祖父时家境显赫。但元兵入临安后,祖父被杀家产被没。张炎心中留下了永远的创痛。家国之痛是忘不了的。煞尾又化用杜甫诗句,写道:“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这是张炎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在抒发亡国之悲时,运用了较为深刻和曲折的笔法。用典贴切、想象丰富、含蓄深厚,风格转为“清空”。以深邃的意境,而亡国之恨的痛烈心境楮墨内外。▲

张炎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猜您喜欢

梵王宫

吴山吴山 〔宋代〕

灵鳌戴出梵王宫,殿阁崔巍百世雄。
额古泽心颁建武,地钟元气孕鸿濛。
云连吴楚江山秀,水接沧溟海日红。
我欲楞伽分半榻,汲泉煮茗话真空。

林村寒食

戴表元戴表元 〔宋代〕

出门杨柳碧依依,木笔花开客未归。
市远无饧供熟食,村深有紵生衣。
寒沙犬逐游鞍吠,落日鸦衔祭肉飞。
闻说旧时春赛罢,家家鼓笛醉成围。

次答姚叔烟见怀之作六首 其三

陈恭尹陈恭尹 〔清代〕

高调谁能及,萧萧变徵寒。酒中堪击筑,言外见如兰。

蝉露秋林浅,鹰风木叶残。自知啼不敢,只有避人看。

郴江百咏并序·尊胜寺

阮阅阮阅 〔宋代〕

老僧不复识丛林,只说幽栖是息心。
可惜一溪东去水,更无轩石称登临。

寄永州徐三掾曹

翁卷翁卷 〔宋代〕

闻说居官睡,千峰近九疑。
合流皆楚水,高石半唐碑。
香草寒犹录,清猿夜更悲。
其中多隐者,君去得逢谁。

题南海祠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何处人间得五羊,海城鼓角咽昏黄。
无心燕子观秦越,有口檐铃说汉唐。
九十日秋多雨水,一千年史几兴亡。
圣朝昌盛鲸波息,万国迎琛舶卸樯。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韩愈 〔唐代〕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缘识

宋太宗宋太宗 〔宋代〕

寻思道味咏吟哦,去住先贤有几何。
性识无凝关要妙,浮沈依约不言多。
但将子细分明说,犹恐闲非却被魔。
救世比来心所愿,逍遥尽入扣玄歌。

偈颂七十八首 其五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十五日已前,有口说不得。十五日已后,无心却自然。

正当十五日,云笼无缝袄,花笑不萌枝。

青楼怨寄郭生(二首)

景翩翩景翩翩 〔明代〕

兀坐掩房栊,捧心讵娇态。
闻说金张儿,懒出堂前拜。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