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更漏子·蕣华浓

晏殊 晏殊〔宋代〕

蕣华浓,山翠浅。一寸秋波如剪。红日永,绮筵开。暗随仙驭来。
遏云声,回雪袖。占断晓莺春柳。才送目,又颦眉。此情谁得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她的容颜如木槿花般娇艳,眉黛浅淡如远山,眼睛如秋水滢澈,目光锐利明怏有如剪刀。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举行的华宴,吸引了驾鹤而来的仙人。
歌女的歌声圆转清脆如莺啼,使行云为之驻留不前,衣袖飞舞回旋,舞姿轻盈婀娜似春柳。一会儿纵目,一会儿皱眉,若有所思,若有所怨,又有谁知道她内心的忧愁烦劳呢?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尊前集》入“大石调”,又入“商调”。《金奁集》入“林钟商调”。此体为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六句两仄韵两平韵。
蕣(shùn)华:木槿花,夏秋两季开花,朝开暮敛。往往用来比拟女子容貌,暗含红颜短暂之意。华:古通“花”。
山翠浅:比喻眉黛浅淡如远山。
山翠:指女子翠眉。远山眉是古代女子喜爱的妆饰,将眉毛画得如同浅淡的远山。
如剪:目光锐利。
日永:长日。
永:长,久。
绮筵(qǐ yán):丰美的酒宴。
仙驭(yù):仙人乘骑之物,一般指鹤。
驭:驾驭。
遏(è)云声:声音高遏行云。据《列子·汤问》记载的故事说: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自以为学好了要回家,秦青在郊外为他送行,抚节悲歌,声振林木,高遏行云,薛谭这才知道没有学好,不敢再说回家的事了。
遏:阻止。
回雪袖:喻舞姿若雪花飘拂。
占断:占绝,完全据有。
断:禁绝。
晓莺:喻歌声之清圆宛转。
春柳:舞姿像春日柳枝一样轻盈婀娜。
送目:传递眼色。
颦眉:皱眉,愁眉。▲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宋代沿袭旧制,设歌妓制度。歌妓分为官妓、家妓、市井妓三种,其主要职能是在公私宴席上娱宾遣兴,侑酒佐欢。晏殊作为“太平宰相”,经常流连于歌台舞榭、酒会筵席,接触了不少歌妓。历来的歌妓词,大都着力于描绘歌妓的姿色和才艺,晏殊此词也不例外,在思想内容上并无什么开拓,但因其比喻工巧,读来自有一番风味。

赏析

  这首词主要写一位能歌善舞的歌妓。写她妆饰之美、容貌之艳、歌声之亮、舞姿之婀娜。

  上片描写歌妓之色。这位歌妓是随着达官贵人的车骑而来,准备在筵席上表演歌舞的,按照时间顺序,应该先写其临,次写其色。但词人却匠心独运,有意打破惯常结构,先以浓墨重彩刻画歌妓的美貌娇颜,再补足一笔,叙写其是”暗随仙驭”来赴“绮筵”的。如此笔墨,使得这位歌妓成为筵席上的主角,突出了她的华美亮相、惊艳姿色留给词人的深深印象。“葬华浓”三句以比喻形容歌妓的美貌。“蕣华”沿袭诗经旧例,以蕣华比喻歌妓的娇艳。继之分以山、水形容女子眉、眼,亦是诗词中的惯例。妙在“一寸秋波如剪”,能够化古为新。“一寸”言眼睛之形,可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秋波”言眼睛之清,四季之水,秋水最为滢澈。“如剪”言眼睛之神,谓其锐利明怏有如剪刀,有化虚为实之妙。古人常有此等妙语,如“剪剪清风阵阵寒”(王安石《春夜》)。“红日永”三句则补叙歌妓来踪,说是今日此地举行盛大宴会,这位歌妓在晏府侍女的引领下,悄然来到筵前,准备表演节目以助兴。值得注意的是一“暗”字。歌妓身份卑微,近同奴仆,以歌舞为业而博人愉悦。用此“暗”字即点出她们作为主人陪侍的身份,非复唐明皇时杨家姊妹矣。

  下片描写歌妓之艺。“遏云声”三句表现歌妓歌舞之美。“遏云声”即响遏行云之义,谓歌声美妙,使行云为之驻留不前。词人形容之不足,复以“占断晓莺春柳”喻之,谓歌妓拥有春日黄莺的美妙歌喉,听其高歌一曲,眼前似乎浮现出烟柳披拂,黄莺乱飞的春景。下边三句则由形入神,略点歌妓内心世界。歌妓“送目”(纵目)、“颦眉”(皱眉),若有所思,若有所怨,但是她们的内心世界没有谁明白。晏殊作为官僚,与歌妓分属于两个阶层,他虽然同情她们,但是毕竟不能真正了解她们。然而从“此情谁得知”的问句中,体现出晏殊对歌妓的不幸与痛苦的关心。▲

晏殊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8-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猜您喜欢

题李唐牧牛图四首 其二

刘崧刘崧 〔元代〕

风雨满轻蓑,骑牛逐处过。春来晴景少,烟草四山多。

西湖次弟润之韵

刘过刘过 〔宋代〕

旧说西湖好,春来更一游。
林逋山际宅,苏小水边楼。
行密柳堤闹,树多花影稠。
天堂从此去,真个说杭州。

偈颂四十二首

释祖先释祖先 〔宋代〕

今朝又见开炉,浩浩诸方暖热。
卧龙冷落门庭,也要人前细说。
夜静更阑炭也无,衲衣破处冰侵骨。

范叔刚以诗送豆粥次韵答之

孙应时孙应时 〔宋代〕

平生画饼复炊沙,空有饥肠不受嗟。
多谢殷勤饷时节,顿忘惟悴客京华。
卖书未卜来同往,厚意何时报有加。
为说痴人不堪饱,更思春酌对檐花。

自赞三首

释明辩释明辩 〔宋代〕

潦倒住持,不言规矩。
聚三日僧,说无义语。
平生要讨便宜,落水也求乾处。

偈颂七十八首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十五日已前,有口说不得。
十五日已后,无心却自然。
正当十五日,云笼无缝襖,
花笑不萌枝。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

陆游陆游 〔宋代〕

粥後钟鱼未动时,夜灯仍对碧琉璃。
不须更说能生慧,枯木寒灰也自奇。

子畅慰曹用赠沅陵韵作诗见示亦用韵奉酬

赵蕃赵蕃 〔宋代〕

元佑于今几故家,要寻遗事渺难涯。
虚名可愧铁炉冒,实美当知丙穴嘉。
柱后惠文余故窘,伍符尺籍子无嗟。
神仙也说多官府,何物蜂房亦趁衙。

寿楼春 闻花间女史诵《樊山集》,戏寄

樊增祥樊增祥 〔清代〕

如春莺娇啼。又风蝉细咽,何处哦诗。莫是青城花蕊,自书宫词。

非曹惠,非文姬。与女中相如同时。甚镂月裁云,樊山一集,传诵到红闺。

乐莫乐,心相知。绣平原小像,五色柔丝。早识扶风都讲,莫如蛾眉。

黄紬梦,犹寻伊。怪月中、青鸾来迟。想写韵楼前,千条绿杨俱向西。

小轩偶成

郑清之郑清之 〔宋代〕

斋馀宴坐息深深,万法皆闲境会心。轻浪飐荷珠溜玉,晴曦穿竹翠笼金。

岸头舟楫人归语,槛外菰蒲鸟去音。谩说陶车并谢屐,如如不动胜登临。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