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明代〕
临水閒心便远,见山尘虑都消。此间益者三友,一琴一卷一瓢。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缘识
宋太宗 〔宋代〕
武陵春·仙道古今人即是
王吉昌 〔元代〕
贺生孙诗
王洋 〔宋代〕
和高与权
戴复古 〔宋代〕
送李阆州二首
李流谦 〔宋代〕
听郑三弹双韵子歌
游九言 〔宋代〕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辛弃疾 〔宋代〕
赵佗疑冢
方信孺 〔宋代〕
次韵王季夷时同宿蒋山
韩元吉 〔宋代〕
亭亭石塔宝公龛,剩喜僧床得对谈。坎壈词场君亦滞,驱驰世路我何堪。
军书又见纷南北,敌势由来说二三。淮岸西风晚更急,似传烽火过江南。
宝光废塔
朱元璋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