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 韩愈〔唐代〕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祭五岳典礼如同祭祀三公,五岳中四山环绕嵩山居中。
衡山地处荒远多妖魔鬼怪,上天授权南岳神赫赫称雄。
半山腰喷泄云雾迷迷茫茫,虽然有绝顶谁能登上顶峰。
我来这里正逢秋雨绵绵时,天气阴暗没有半点儿清风。
心里默默祈祷仿佛有应验,岂非为人正直能感应灵通?
片刻云雾扫去显出众峰峦,抬头仰望山峰突兀插云空。
紫盖峰绵延连接着天柱峰,石廪山起伏不平连着祝融。
严森险峻惊心动魄下马拜,沿着松柏小径直奔神灵宫。
粉色墙映衬红柱光彩夺目,壁柱上鬼怪图画或青或红。
登上台阶弯腰奉献上酒肉,想借菲薄祭品表示心虔衷。
主管神庙老人能领会神意,凝视窥察连连地为我鞠躬。
手持杯蛟教导我掷占方法,说此卜兆最吉他人难相同。
我被放逐蛮荒能侥幸不死,衣食足甘愿在此至死而终。
做侯王将相的欲望早断绝,神纵使赐福于我也难成功。
此夜投宿佛寺住在高阁上,星月交辉掩映山间雾朦胧。
猿猴啼时钟响不觉到天亮,东方一轮寒日冉冉升高空。

注释
谒:拜见。
衡岳:南岳衡山,在今湖南。
祭秩:祭祀仪礼的等级次序。
三公:周朝的太师、太傅、太保称三公,以示尊崇,后来用作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皆:一作“比”。
“四方”句:是说东、西、南、北四岳各镇中国一方,环绕着中央的中岳嵩山。
火维:古代五行学说以木、火、水、金、土分属五方,南方属火,故火维属南方。
维:隅落。
假:授予。
柄:权力。
穷:穷尽,这里用作动词。
秋雨节:韩愈登衡山,正是南方秋雨季节。
晦昧:阴暗无光。
清:一作“晴”。
“潜心”句:暗自在心里默默祈祷天气转晴,居然有所应验。
静扫:形容清风吹来,驱散阴云。众峰:衡山有七十二峰。
突兀:高峰耸立的样子。
青:一作“晴”。
“紫盖”两句:衡山有五大高峰,即紫盖峰、天柱峰、石廪峰、祝融峰、芙蓉峰,这里举其四峰,写衡山高峰的雄伟。
腾掷:形容山势起伏。
森然:敬畏的样子。
魄动:心惊的意思。拜:拜谢神灵应验。
松柏一径:一路两旁,都是松柏。
趋:朝向。
灵宫:指衡岳庙。
丹柱:红色的柱子。
动光彩:光彩闪耀。
“鬼物”句:墙上和柱子上画满了彩色的鬼怪图形。
“升阶”两句:伛偻(yǔlǚ):驼背,这里形容弯腰鞠躬,以示恭敬。
荐:进献。
脯(fǔ):肉干。脯酒:祭神的供品。
菲薄:微薄的祭品。
明其衷:出自内心的诚意。
庙令:官职名。唐代五岳诸庙各设庙令一人,掌握祭神及祠庙事务。
识神意:懂得神的意旨。
睢盱:抬起头来,睁大眼睛看。侦伺:形容注意察言观色。
“手持”两句:是指庙令教韩愈占卜,并断定占到了最吉利的兆头。
杯珓(jiào):古时的一种卜具。
余难同:其他的卦象都不能相比。
窜逐蛮荒:流放到南方边荒地区。
甘长终:甘愿如此度过余生。
“侯王”两句:意思是说,封侯拜相,这种追求功名富贵的愿望久已断绝,即使神灵要赐给我这样的福禄,也不行了。
纵:即使。
难为功:很难做成功。
高阁:即诗题中的“门楼”。
曈昽:月光隐约的样子。
“猿鸣”句:猿鸣钟响,不知不觉天已亮了。
钟动:古代寺庙打钟报时,以便作息。
⒇杲(ɡǎo)杲:形容日光明亮。▲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805年(永贞元年)。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关中大旱,饿殍遍地。韩愈上书皇帝,请宽民徭,触犯唐德宗及权贵,被贬为阳山令。公元805年(贞元二十一年)宪宗登基,又议大赦,韩愈由郴州赴江陵府任法曹参军,途中游衡山时写下这首诗。

鉴赏

  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诗歌,是客观的现实生活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由于客观现实和诗人境遇的不同,诗歌的艺术风格也有变化。《衡岳》和《山石》虽是出自同一手笔,且是同类题材的作品,但两者风格明显有别。《山石》写得清丽飘逸,而此诗则写得凝炼典重。

  诗人通过仰望衡岳诸峰、谒祭衡岳庙神、占卜仕途吉凶和投宿庙寺高阁等情况的叙写,抒发个人的深沉感慨,一方面为自己投身蛮荒之地终于活着北归而庆幸,一方面对仕途坎坷表示愤懑不平,实际上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一种抗议。

  开篇六句写望岳。起笔超拔,用语不凡,突出南岳在当时众山中的崇高地位,引出远道来访的原因。“我来”以下八句写登山。来到山里,秋雨连绵,阴晦迷蒙;等到上山时,突然云开雨霁,群峰毕现。整段以秋空阴晴多变为背景,衬托出远近诸峰突兀环立,雄奇壮观,景象阔大,气势雄伟。“潜心默祷若有应”句,借衡岳有灵,引起下段祭神问天的心愿。“森然”以下十四句写谒庙,乃全诗的核心。韩愈游南岳,虽不离赏玩名山景色,但更主要的还是想通过祭神问天,申诉无人理解、无处倾吐的悒郁情怀。在叙写所见、所感时,肃穆之中含诙谐之语,涉笔成趣。最后四句写夜宿佛寺。身遭贬谪,却一觉酣睡到天明,以旷达写郁闷,笔力遒劲。末句“寒日”,呼应“秋雨”、“阴气”。全篇章法井然。

  这首诗的思想价值虽不高,艺术表现上却有特色。全篇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境界开阔,色彩浓重,语言古朴苍劲,叙述自由灵活。篇幅不短,而能一韵到底,一气呵成。双句末尾多用三平调,少数收尾用“平仄平”,音节铿锵有力,重而不浮,颇具声势。▲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猜您喜欢

东山次俞紫微止止堂韵

洪咨夔洪咨夔 〔宋代〕

佛法元无法,人谋尽过谋。
说空犹是看,领妙更何求。
径滑松杉古,窗虚水石幽。
琤琤鸣铁裹,安处一时休。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三 补陀

黄镇成黄镇成 〔元代〕

潮音海洞石盘陀,送子东游奈别何。日上扶桑天不远,云连析木地无多。

水王献宝开丹穴,星使通槎泛白波。见说蓬莱清浅处,便从鹏翼起秋河。

长沙令人问三圣南泉迁化向什么处去

释守卓释守卓 〔宋代〕

探花蝴蝶舞三台,啄木掉头鸣讶鼓。处处相逢岑大虫,元来便是玄沙虎。

东河驿值雪次茅长史白战体韵

方孝孺方孝孺 〔明代〕

东河气高地常冷,越客入山愁目瞑。蹇驴破帽闯驿门,敝屋疏篱耿灯影。

更阑藉草始一寐,夜半雪来初未省。窗明恍讶乌绕树,身倦宛同蛙伏井。

鸡鸣起看眼生花,睡熟山童呼不醒。积深巳觉拥蓝关,势远直疑沾庾岭。

穿檐入隙如有求,塞户填阶岂须请。瓦沟早滴为炊烟,水面难消因泛梗。

乐事偏宜壮士猎,清气先入诗家茗。平铺道路混险夷,盖覆乾坤掩瑕眚。

空山难行无客到,高卧闭门终日静。春来一月尚严凝,天上何人调九鼎。

半生对雪走四方,奇绝爱此林壑景。长松压重龙虎怒,巨石罗陈□□整。

北风末势更飘扬,斜照馀辉愈光烱。南望殊怜京阙遥,西顾颇觉归途永。

未须玩物遽忧患,有形易化皆幻境。明朝阴翳尽扫除,天际诸峰翠相并。

乘兴伸眉且一笑,人生饥寒非不幸。莫将诗句效苏公,淮阴讵肯侪哙等。

颂古十七首

释宗演释宗演 〔明代〕

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
孝子尽情宣说了,槃山无处可遮藏。
藏不得,堪与人天为轨则。

老融放耕图皇甫都护雁图二绝 其一

释居简释居简 〔宋代〕

蓑笠从衡觳觫蕃,暝归晨作俟丰年。诛求莫挠鸡豚社,春雨春寒苦最先。

方长公重五饷以江鱼枇杷豆酒

徐渭徐渭 〔明代〕

江鱼银板枇杷金,绿菽家醅一瓮深。方叔特分长命酒,老夫正按小招吟。

且宽牛虎甘人责,莫解蛟龙夺黍心。万絮千花冯巽二,沾泥衔鸟美人簪。

移居北新桥彦质惠诗和答 其一

程公许程公许 〔宋代〕

束书欲去意迟迟,从此宁无一会期。客路相逢如宿契,人生难得是閒时。

虚廊过午陪行食,净院中宵共说诗。此乐何时仍共赏,底须簪佩侍彤墀。

摸鱼儿·道醉乡

刘辰翁刘辰翁 〔宋代〕

道醉乡、无边无岸,一尊到彼殊径。是间转海人知处,尺地不教渠剩。尊亦瘿。问一斗消酲,一石犹难信。临风小等。记我友醒狂,相从有意,中路恨羌永。梅花晚,早已雪堆余鬓。此花宁复风韵。空寒独倚天为主,天又几时曾定。今为晋。看秦女山中,绿发垂垂顶。百年一瞬。叹高卧北窗,闲过五十,无说答形影。

咏瑞粟

周遇圣周遇圣 〔宋代〕

居万双山巅,土瘠稀良田。
丰歉击饥饱,民命悬于天。
人忧庚子歉,我见为丰年。
蚕登百谷熟,箱万仓盈千。
异哉粟四穗,一干生南阡。
岂无连理木,亦有双华莲。
维兹孕瑞粟,庶补民艰鲜。
嘉生本协气,此事非偶然。
窃闻野老说,守令仁且贤。
官清简案牍,刑省空扉圜。
农耕士力学,工肆商充廛。
午鸡桑树鸣,夜犬花村眠。
君不见渔阳歌秀麦,善政青史编。
又不见中牟书嘉禾,德化今古传。
猗欤际圣代,奇祥呈八埏。
愿言叫阊阖,入秦冕旒前。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