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项斯

杨敬之 杨敬之〔唐代〕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多次读到你的诗总是觉得很好,等见过你后觉得你的气度品格更高于诗。
平生不知道掩盖别人的优点,所以无论到哪里逢人就赞扬项斯的人品。

注释
项斯:《唐诗纪事》载:“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谒杨敬之,杨苦爱之,赠诗云云。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全唐诗》收项斯诗一卷。
度:次。
标格:风采,指一个人的言语、行动和气度等几方面的综合表现。犹规范,楷模。晋葛洪《抱朴子·重言》:“吾特收远名于万代,求知己于将来,岂能竞见知于今日,标格于一时乎?”
不解:不会。善:优点,这里指品质、言行、文学方面。▲

赏析

  杨敬之的诗,《全唐诗》仅存二首,其中一首极为后世传诵,并且因为众口争传,逐渐成为人们常说的“说项”这个典故。

  关于项斯,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载:“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谒杨敬之,杨苦爱之,赠诗云云。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全唐诗》收项斯诗一卷,此外未见有任何突出成就,只是因为有杨敬之的这首诗,他才为后人所知。杨敬之在当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而这首诗却真心实意的推荐了一个“未为闻人”的才识之士,他虚怀若谷,善于发掘人才;得知之后,既“不藏人之善“”,而且又“到处”“逢人”为之赞扬,完美的表现出一种高尚品德。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多次读到你的诗又总是觉得很好,等到看见你的气度品格更高于诗。

  首句是衬垫之笔,也点出作者所知道的项斯,是从得见其诗开始的;赏识项斯又是从觉得其诗好开始的。次句进一步写见到了本人之后,惊叹他“标格过于诗”,心中更为悦服。对项斯标格之好,诗人不直接写,却先提一句“诗好”,然后说“标格过于诗”,则其标格之好自不待言。“标格”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即仪容气度、才能品德的统一。品评人物应该重视才德,古今皆然。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我平生不愿意藏匿人家的长处,无论到哪里见人就会推荐你。

  “平生不解藏人善”,这句话很占身份。世间自有见人之善而不以为善的,也有见人之善而匿之于心的,缄口不言,唯恐人家优秀了会成为自己仕途的障碍的;诗人于此明确表示“不解”,而且是“平生不解”,即不会这样做,他的胸襟度量是超过常人。他不只“不解”,而且是平生不解,并以高屋建瓴之势,震动世间一切压制人才,对人才怀着嫉妒之心的小人。诗人对于“扬人之善”,只是怎么想就怎么做,不曾丝毫顾虑到个人的得失,是否会被人讥笑为“自我标榜”。他的古道热肠,令人钦佩。做了好事,由他自己说出,更见直率可爱。本来奖掖后进,揄扬人善,一向传为美谈;诗人自为之而自道之,也有自作表率、劝导世人之意。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所表现的感情高尚美好,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今天,这种难得的、可贵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正因为如此,它成为广泛流传,成为赠友诗中的上品,受到人们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诗人之间的赠答诗,应该是作于公元844年(唐武宗会昌四年)项斯进士及第之前。项斯曾筑草庐于朝阳峰前,枕石饮泉,读书吟诗,长达三十年。项斯听说杨敬之最喜提携后辈,便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谒这位前辈。杨敬之读了他的诗后大加赞赏,写下了这首诗。

杨敬之

杨敬之

杨敬之(约公元八二o年前后在世),字茂孝,祖籍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安史之乱中移家吴(今苏州)。唐代文学家杨凌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前后在世。宪宗元和二年(807)登进士第,平判入等,迁右卫胄曹参军。元和十年在吉州司户任,累迁屯田、户部郎中。 

猜您喜欢

赠勤师

蔡襄蔡襄 〔宋代〕

勤为浮屠人,形类心不偶。
独负山林栖,远犯风尘走。
如闻大众居,乃是贤豪薮。
专意学文章,韩编不离手。
退之所尚者,岂以言深厚。
径驰周孔域,不为杂说诱。
大凡民之生,虫豸均一丑。
圣人酌中道,君臣与夫妇。
饮食若衣冠,事行而易守。
不喜释老言,诋斥遭诬负。
子今读其书,无乃相纷纠。
学本勿学末,何为恤众口。

赞达磨

释道颜释道颜 〔宋代〕

五乳峰前,九年冷坐。
孤风绝攀,名不敢涴。
断臂嗣芳,贱卖滞货。
螟蛉有子,负之蜾蠃。
即说呪曰:类我类我。

题演法观

王洋王洋 〔宋代〕

国虽褊小亦封除,疏奉仙灵意气馀。
犹有黄冠说前日,开元曾是天下书。

临江仙·得得全真真妙理

谭处端谭处端 〔元代〕

得得全真真妙理,无为无作无修。自然清净行功周。祥云围绛阙,瑞气绕琼楼。心似闲云无挂碍,身同古渡横舟。真空空界可相酬。白牛眠露地,明月照山头。

同说岩憩天宁寺浮图赠点石上人

李天馥李天馥 〔清代〕

命侣寻幽白纸坊,双悬塔影讶奇光。行耽细马蘼芜路,坐爱枯禅薜荔墙。

一气鸿濛连海岳,数株松柏阅隋唐。老僧都未知名姓,何必城南意独伤。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 其三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湖光明可鉴,山色净如沐。閒心惬旧观,愁眼快奇瞩。

依然北窗下,凝尘满书簏。访我乌皮几,拂我青毡褥。

荒哉赋远游,幸甚遂初服。老红饯馀春,众绿自幽馥。

好风吹晚晴,斜照入疏竹。兀坐胎息匀,不觉清梦熟。

哭李景温架阁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挟策说荆州,那知亦暗投。
漫招温处士,几杀杜参谋。
出幕有清议,还乡空白头。
人间容不得,下与阿翁游。

赠寇国宝三首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承家从昔如君少,得士於今孰我先。
口拟说诗心已解,世间快马不须鞭。

相和歌辞。相逢行

韦应物韦应物 〔唐代〕

二十登汉朝,英声迈今古。
适从东方来,又欲谒明主。
犹酣新丰酒,尚带霸陵雨。
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
宁知白日晚,暂向花间语。
忽闻长乐钟,走马东西去。

琴鹤二诗送贾治安同知 其一

王冕王冕 〔元代〕

猗猗绿绮琴,中秘云和音。
一弹动鸣玉,再弹锵南金。
翩翩玄鹤舞,幽幽孤凤鸣。
嗟哉尘俗耳,折扬听哇淫。
淳源日凋谢,谁识雅与南?愿更南风奏,以慰斯民心。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