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上宫春色自何年,阿阁神房几洞天。囊里定携三秀草,怀中曾拟四愁篇。
射牛汉迹今犹在,系马吴门似杳然。七十二家论祀典,还朝可奏圣人前。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送金华黄晋卿之诸暨州判官
宋无 〔元代〕
清平乐·香团娇小
元好问 〔金朝〕
别馆即事
华岳 〔宋代〕
十年客里过春光,客里逢春分外狂。半堵碧云蜗路湿,一帘红雨燕泥香。
衔山西日辞春阁,拍岸东风趁夜航。莫向钱塘苏小说,东吴新髻李红娘。
题珉上人所藏嘉定历
梦观法师 〔明代〕
赠防江卒六首·其二
刘克庄 〔宋代〕
挽新市张监酒三首
黄榦 〔宋代〕
赠杨左司三首
赵蕃 〔宋代〕
大茅峰四绝句
陆文圭 〔元代〕
和虞智父登金陵清溪阁
徐珩 〔唐代〕
送王员外迁崇教
高启 〔明代〕
能书晋公子,清宦称高情。海树朝帆远,江风夏服轻。
官从三省去,僧出万山迎。谁说簪缨累,名林得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