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明代〕
晚节喜长存,阳坡大托根。年年春雨后,生子又生孙。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花心动·槐夏阴浓
史浩 〔宋代〕
绍兴以后时享二十五首
真宗 〔宋代〕
太庙致斋答韩舍人简
梅尧臣 〔宋代〕
赠大行诏使封夷
王稚登 〔明代〕
维摩大士不答文殊问如何是菩萨入不二法门颂
释慧晖 〔宋代〕
椿桂堂
喻良能 〔宋代〕
和同年成峡州韵
袁说友 〔宋代〕
鬻庐
宋氏 〔宋代〕
自叹年来刺骨贫,吾庐今已属西邻。殷勤说与东园柳,他日相逢是路人。
次韵杜运使见赠
戴复古 〔宋代〕
与宝觉宿精舍
王安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