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勉

姚勉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性格品行

  姚勉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宝祐4年(1256),奸相丁大全委派其同党袁玠为九江制置副使,造成江防危机,朝野上下怨声鼎沸,太学生陈宗等伏阙上书进行揭露、抨击,遭到丁大全及其同党打击陷害。姚勉时任秘书省正字,官阶并不高,但他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上书弹劾丁大全、袁玠等,指控丁大全等“朋奸罔上”,规劝宋理宗予以严究以伸国法,整个朝野为之震动,然而姚勉也因之被罢官。开庆元年(1259),丁大全终于下台,吴潜入相,姚勉召为校书郎兼沂靖王府教授,太子舍人,时逢忽必烈攻鄂州,奸臣贾似道派心腹入元营求和并称臣纳贡,后又加官右丞相。于是姚勉借与太子讲《周易》之机,针砭贾似道,遭贾似道罢黜。姚勉在其为官任上,两次斗奸相,也两次被罢官,然而其忠耿却受到朝野称赞。方逢辰称他“磊落有奇节”,文及翁称其“愤世嫉邪,排奸指佞,磊磊落落”、“生而存,不随死而止”。

  姚勉在吴潜病逝后,杜绝了仕途之心,从此闭门读书,为后人留下了《雪坡文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

人物评价

  姚勉的诗作文辞典雅,韵律优美,富于很强的人民性;其文则以风格古朴、文辞犀利、论理透彻见长。方逢辰曾赞其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并将其与高安的胡仲云、刘元高、和新昌的黄梦元称为“锦江四俊”,姚勉与汉之梅福、晋之陶渊明并称宜丰三大先贤,并建“三贤祠”祀之。姚勉具有很高的政治见解,初次与宋理宗廷对时,“言朝政纲领,惟在用人、听言,兼及守帅数易之弊。群小闻者侧目。”(见胡思敬《盐乘》);《四库全书总目》对其文评价道:“观其所上封事、奏札以及廷对诸篇,论时政之谬、辨宰相之奸,皆侃侃而不阿”。

作者《姚勉》的诗文

赠敷上人游五山

姚勉姚勉 〔宋代〕

拄杖挑云过五山,无心出岫倦飞还。
参禅未用多行脚,道在如如不动间。

赞张英玉蝉惊螳螂图

姚勉姚勉 〔宋代〕

一螳踉蹲上枯柳,一螳欲上鼓剑走。
惊蝉侧翅着树枝,性命几成落渠手。
物生远害当知几,不知犹可况已知。
千枝何处无风露,莫曳残声急飞去。

潘吴二察甚振风采刘仲山有诗因次其韵

姚勉姚勉 〔宋代〕

国家元气几如发,章李以来几台察。
翻盆窥瓮若不闻,射影含沙但潜发。
坦途自诧忘羊肠,坚冰恐已在履霜。
熙丰旧人正伺隙,乃尔寂寂无精光。
抨弹已上旨宣谕,谏不能行法当去。
老乌欲食不再鸣,幸有新来柏台疏。
蛰霆忽击聩者惊,不待数月如阳城。
中书君已非偃月,何事亦恶伏马鸣。
奏疏流传人吐舌,未死奸谀面赪热。
只今时事尚可言,奏四十章当一月。
直言不惮方威灵,本朝未尝言罪人。
但图奏上天子喜,莫管近前丞相嗔。
向来庆历子唐子,千古名垂汗青史。
瘴山炎海固鬼愁,志士宁能彼易此。
风尘澒洞何如时,麒麟豺虎方争驰。
士所当为未止此,志完幸听承君规。

禽言十咏·如恶

姚勉姚勉 〔宋代〕

烟林望帝声思归,风枝齐后音凄悲。
如何入水化为鸟,犹诉姑恶无停时。
纯孝通神泉鲤跃,冤气感天霜为虐。
蛴螬有味安得珍,妇自不贤姑不恶。

赠争相士三首

姚勉姚勉 〔宋代〕

玉帐元戎过福州,谁担此担向边头。
中宵欹枕难成寐,底道侬无隔夜愁。

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

姚勉姚勉 〔宋代〕

巍巍无极翁,昌代正学祖。
生从道州地,如孔出姬鲁。
西山道州派,上接濂溪武。
天意岂偶然,真传绍先古。

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

姚勉姚勉 〔宋代〕

科目动荣想,葩华竞浮文。
既获钓名位,鄙夫岂知君。
愚生不此志,愿策克复勋。
蕞躯夕可死,但欲朝有闻。

题梅谷诗藁

姚勉姚勉 〔宋代〕

不与春风落世间,万山明月雪漫漫。
谷中更有人如玉,招隐不来清梦寒。

王君猷花圃八绝 其七 山扉

姚勉姚勉 〔宋代〕

一径绿阴去,隐隐花竹幽。主人地行仙,终日杖屦游。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 其四

姚勉姚勉 〔宋代〕

初仕谓之筮,已是行道时。为官要自强,谨勿事诡随。

一命可及民,官正不论卑。当今淮堧清,犬眠足生氂。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