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唐代〕
高岫拟耆阇,真乘引妙车。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后果缠三足,前因感六牙。宴林薰宝树,水溜滴金沙。
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台香红药乱,塔影绿篁遮。
果渐轮王族,缘超梵帝家。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
江郡将何匹,天都亦未加。朝来沿泛所,应是逐仙槎。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舜田
林景熙 〔宋代〕
僧自临安归说远信
王洋 〔宋代〕
幻形变灭困须臾,晚景尤惊岁易徂。满目交游多故物,伤心风雨对今吾。
逝波昨日方追霅,覆篑今朝又过衢。旋打青梅新荐酒,且须耳热听歌呼。
夜坐书怀
朱南杰 〔宋代〕
成伯家宴造坐无由辄欲效颦而酒已尽入夜不欲
苏轼 〔宋代〕
登清凉石有感
丘梁 〔明代〕
君不见,清凉山前一灵石,一片方方大如席。云是文殊说法座,千古流传夸胜迹。
我生闻说自孩提,将信还疑难考索。寄慕兹山四十春,苦为浮名缚冠帻。
迩束嫡宦游汾阳,行旌北指台山冈。跻攀万仞不惮险,清秋天爽披清凉。
石旁拭目辩真伪,恐感禅家虚诞累。殷勤立石遍招呼,仆夫累为堪容萃。
始信空中色相真,石能幻化通灵神。石灵愈信文殊道,道神常显空中身。
空中身,灵山塔,我问灵山山不答。异石中藏玄妙机,识破玄机输老衲。
老衲前知石灵性,坐石谈经神鬼听;经余晓月诸山静,神光绕石天花馨。
踏莎行•将游岭南却寄
彭孙遹 〔清代〕
荔子香寒,珠官色冷,绿溪雨暗桄榔影。枉将泪眼望南云,梦魂不渡梅花岭。
翠羽双飞,素馨千顷。此方仍是繁华境。仙梅开日是来时,一枝归把相思赠。
病中兴感因成七诗寄蒲庵老禅 其一
乌斯道 〔明代〕
青天湛秋水,明月扬素波。浮云自何来,漫漫掩星河。
中宵月离毕,晨朝俾滂沱。蝶蝀乃止之,时雨良不多。
天道本无意,咄咄其如何。
和韵寄胡山甫
舒岳祥 〔宋代〕
长思仙 往南京搬取风仙灵衬
马钰 〔金朝〕
与陈刚父论诗
曾由基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