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先秦〕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游囊山礼妙应祖师慧薰塔
释文珦 〔宋代〕
重九
潘牥 〔宋代〕
孤鸾 前段末句少一字
佚名 〔宋代〕
凤凰台
吕午 〔宋代〕
新愁
晁说之 〔宋代〕
凿流塘二首 其二
詹初 〔宋代〕
旧为沙泥场,今为流水域。混混固有源,开导吾为德。
人心凝物欲,已有犹当克。已去心源澄,活泼自无塞。
万汇当其前,水鉴真明极。徘徊此塘滨,永为立心则。
万松岭
郭印 〔宋代〕
玉版鮓次陆子元郎中韵
楼钥 〔宋代〕
送皎师归越
林逋 〔宋代〕
自题长短句后
刘克庄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