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棅〔明代〕
高棅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过杨员外别业
王逢 〔元代〕
梨花锦鸠
张以宁 〔明代〕
溪庵放言十首
刘克庄 〔宋代〕
大佛头
董嗣杲 〔宋代〕
送信讲师
陆文圭 〔元代〕
达士脱名检,高人落林丘。体性未应殊,作用终不侔。
讲师得三昧,宗学贯九流。曾对树说法,解使石点头。
劫火焚地水,慈云护松楸。报恩心种种,阅古事悠悠。
香火三生愿,因缘再世游。文辞重柳请,衣服许韩留。
殷勤翻短褐,博雅愧前修。
题江心寺
蒲寿宬 〔宋代〕
句
孟宾于 〔五代〕
寄黄溪云
赵希㯝 〔宋代〕
十年成远别,几度上高楼。风递江南信,云消渭北愁。
春心惊海燕,晓梦入溪鸥。何日西窗烛,相看说旧游。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涛颠倒元韵。)
苏轼 〔宋代〕
次韵王立之雪中以酒见饷
晁说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