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柳四首·其二

王士祯 王士祯〔清代〕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
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
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
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天凉凉的露水快要结成白霜,万千柳条正随风飘拂于池塘的岸边水上。
水中的荷叶好似妇人所用的妆镜,那水边的黄竹可以做成少女的箱子。
可惜板渚、隋堤景色依旧,再不见穿着华美衣衫的贵家少年穿梭往来。
倘若有幸经过洛阳这让人羡慕的风景地,定会满怀感情的踏访永丰坊。

注释
江干:水边.
板渚:古津渡名。板城渚口的简称。
隋堤: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修筑的御道,道旁植杨柳,后人谓之隋堤。

创作背景

  公元1660年(顺治十七年),王士祯时年二十六岁,赴任扬州府推官。在扬州任职五年间,王渔洋写下很多诗词和游记。此诗就是其在扬州期间所作。

赏析

  开头的“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似乎是写眼前景,——他们会饮的大明湖水亭外不也正有千余株杨柳,枝条低拂水际吗?但第四句的“江干”(长江边上)一词却暗示了此首所写仍是第一首所歌吟的“白下门”,诗人只是从眼前的景色联想到南京的杨柳罢了。

  其下四句则曲折地显示南京的破败与荒凉。把“荷”与“镜”联系起来,出于梁代诗人江从简的《采莲词》:“持荷欲作镜,荷暗本无光。”寻是讽刺当时宰相何敬容的无能的,以“荷”影“何”。王士禛却只是利用“荷”与“镜”的这种关联,由“浦里青荷”想到了妇女用的镜子。“中妇”一词出于陈后主《三妇艳词》的“大妇上高楼,中妇荡莲舟,小妇独无事,……”是妯娌三人的中间一人,并不意味着她已经到了中年。诗题为“三妇艳”,这当然也是一位艳妇。

  第四句则出于古乐府《黄竹子》:“江干黄竹子,堪作女儿箱。”所以,这两句是说,在南京,伴随着万千杨柳的,是可以使人想到年轻,漂亮的妇人所用镜子和少女箱子的青荷与黄竹。南京本是有许多美丽的女性的地方,她们也常见于诗人的歌咏;而今却只能由青荷而想象对镜的“中妇”,由黄竹而想象使用箱子的少女,却再也见不到那许多美艳的妇女了。

  “隋堤”本指隋炀帝所开通的运河堤岸,在堤上筑有供其行幸所用的道路,路边植有很多柳树。这里借指南京杨柳众多的水边大道。第六句“不见琅琊大道王”下有王士禛自注:“借用乐府语。”“乐府”指古乐府《琅琊王歌》:“琅琊复琅琊,琅琊大道王,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此处以“琅琊大道王”借指穿着华美衣衫的贵家少年。总之,以前在南京经常看得到的艳丽妇女、贵游子弟,现在是再也看不到了;只有行将摇落的大片杨柳,伴随着青荷与黄竹,满目荒凉。

  末两句则用唐代白居易《杨柳枝词》的典故。白居易的原诗是:“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永丰坊为唐代东都洛阳的坊里名,白居易曾寓居洛阳。又据孟启《本事诗》:“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即高迈,而小蛮方丰艳,国为《杨柳》之词以托意。”孟启听说是否可靠姑且不论,它在古代文人中却广泛流行。因此这两句是说:像过去那样的生长着娇嫩的杨柳——丰艳的青年女性——却令人深感青春的浪费、夭瘀的悲惨场所,现在也已成了值得羡慕的“风景地”,倘若有幸经过,就应“含情重问”。因为那里还有青春,虽然是悲凉的青春;而今却已压根儿没有青春了。——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洛阳”实暗寓南京。洛阳为唐代的第二个首都,南京则为明代的第二个首都。▲

王士祯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猜您喜欢

和马公弼雪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濂竹穿梅湖更山,客间得此未嫌寒。
髯疏也被轻轻点,齿冷犹禁细细餐。
晴了还成三日冻,销余留得半庭看。
凭谁说似王郎妇,盐絮吟未总未安。

哭周宗彝

薛师石薛师石 〔宋代〕

已叹交情看渐少,闻君怛化重伤神。
手栽寒竹惟添笋,堂掩空山不见人。
旧说媾婚今且置,新怀情悃向谁陈。
独怜头白曾参母,清夜悲号血泪频。

次洪阳岩太卿韵为方蒙仲书监赋西清风月

胡仲弓胡仲弓 〔宋代〕

莫听豳人歌楚茨,鬻书空笑未多赀。
治中尽说裴怀古,馆下曾宗韩退之。
西望前山谁拄笏,南来别驾例能诗。
昔贤自有清标在,添在桐城一段奇。

抚栏

赵师秀赵师秀 〔宋代〕

抚栏惊岁月,久住欲如何。
水国花开早,春城人上多。
病令诗懒作,闲喜客频过。
听说边头事,时贤策在和。

蒋迈说易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新图别义初拈出,四座皆惊昔未闻。
定是胸中通象数,或于梦里见羲文。
向来夫子编三绝,近世名儒说七分。
自笑腐生尊古注,可能挟册便从君。

游灵泉赠正悟大师

释德洪释德洪 〔宋代〕

支径入山寺,云林如见招。小轩临绝壑,危阁碍层霄。

瓶泣地垆暖,屋睛岩雪消。大师京国旧,放意话州桥。

晋阳三月未有春色

司马光司马光 〔宋代〕

天心均煦妪,物态异芬芳。
上国花应烂,边城柳未黄。
清明空改火,元已漫浮觞。
仍说秋寒早,年年八月霜。

五月一日过贵溪舟中苦热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半月阴凉天气佳,今朝新暑不饶些。
一生怕热长逢热,千里还家未到家。
入却船来那得出,恰方日午几时斜。
劝君莫爱高官职,行路难时却怨嗟。

无漏子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更漏子 乐道

丘处机丘处机 〔宋代〕

去年禾,今岁麦。陆地如云充塞。丰稔世,太平年。黎民各坦然。众心安,闲客易。到处逍遥无事。昏告宿,馁求餐。坊村没阻颜。

除夜寄卢菊磵

刘过刘过 〔宋代〕

见说卢夫子,诗成手自书。
雪便金帐暖,云荫玉山居。
椒叶储名酒,萍虀荐野蔬。
夜寒裩犊鼻,应念马相如。
© 2023 三哈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